资讯正文

为网游说一句家长们不爱听的话

2019-07-31 08:45

 

7月29日,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新一批游戏版号,共20个,审批时间为7月26日,这离上一次发放版号已过7个多月,游戏版号发放时间间隔拉长、发放版号数量减少,这不象是一个有着很强需求的新兴文娱产业的常态。

原因都来自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:青少年网游沉迷!背后站着一个怒吼着的青少年家长群体,他们无奈地面对爱上网游的孩子们,心在泣血。家长把愤怒情绪洒向对孩子极尽“勾引”的游戏厂商和苍白无力的监管手段。

让青少年沉迷的不仅仅是网游,这是真相,但是没有人愿意接受。家长们的强烈愿望是,赶紧让网游从这个星球消失,但是家长们真要失望了。

网游作为泛文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,网游用户6个亿,网游收入占泛娱行业比重超过33%,年复合增长率也在33%以上,这两个数据证明了一个难以抗拒的规律,在基本需求满足后,人类定然转而追求精神需求。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,还会创造出更多无用的“闲人”阶层,对网游的需求还只会有增无减。

而随着光纤网络普及,5G网络商用加快,VR、AR等技术还将让网游给用户带来更极致真实的体验。追求成功的快乐是人的天性,无疑与其他文学、影视、动漫等泛娱产品相比,在网游半真实的世界里,获取快乐的体验最便捷、最直接,也更让人类沉迷,也因此招来的抵制或漫骂最多。

真相是网游跟其它泛娱产品没有本质区别,都是给人类制造“快乐”的,追求快乐并不堕落。网游让人“上瘾”,罪不全在网游,跟人类大脑释放的多巴胺有关。能释放多巴胺的不止是网游,滑雪、冲浪、跳伞、马拉松等运动也会,越刺激的运动越容易让人上瘾。除了运动,吃辣、饮酒时也有类似效果。而人类还广泛存在的对艺术、音乐,乃至发明创造的“成瘾”行为,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解释。

因此,之所以孩子们沉迷网游,是因为家长们缺乏给孩子们提供比网游更好、更健康的让大脑释放多巴胺的项目和氛围。此话定让家长们大为不悦。

 

相关资讯

更多>

热门游戏